台南不僅是充滿人文歷史的城市更是美食的天堂
走進台南安平市區 處處充滿驚喜~
這裡的名勝古蹟讓你走三天都走不完
短短的二天一夜台南行
讓我們更加認識台南安平這個充滿古味的城市
第一站來到安平有300餘年歷史地標的安平古堡
台南安平不只有很多老字號、非常好吃的小吃,還有許多的知名古蹟,
像是安平古堡、億載金城、德記洋行等等多處保留得非常好的的歷史建築。
第一站我們來到列為國家一級古蹟的安平古堡去看看。
這次圖多 我們看圖說故事吧~
臺灣城又稱王城、赤嵌城、安平城,原為荷蘭人所建
早期的漢人稱荷蘭人為紅毛 所以把這座魏峨的域稱為紅毛城
明永曆16年 鄭成功驅走荷蘭人改台灣為平安鎮 赤崁為承天府
熱蘭遮城為鄭氏居所 從此開始台灣城名出現,日治時期改建後
內城荷式建築全毀 幾經屢次修建成為今日的紀念館
光復後改名為安平古堡 沿用至今
目前僅存的斷垣殘壁 訴說著300餘年的歷史
我記得念小學時,社會課本上有講台南古蹟,包括安平古堡、億載金城,也有照片,
但我們竟然從來沒去過,所以除了吃喝之外,也要充實一下人文方面的涵養
高塔,原來是日本人蓋的,不是荷蘭人。
砲台在「安平古堡」裡面也是常見的景物!
安平古堡文物陳列室,有很多古代的兵器與文物展示,
有鄭成功與荷蘭人的故事可以看,比教科書上的精彩且深入多啦!值得一看。
西元一六六一年,鄭成功驅逐荷蘭人,攻取臺灣,為紀念其故里,
改一鯤身為安平,並和子孫遷居熱蘭遮城,王城之名因此而來。
西元一六八三年靖海侯施琅打敗鄭氏政權,一六八四年臺灣納入清帝國版圖,府治移於東安坊(現今臺南市區);
熱蘭遮城失去王城的地位,而改為軍裝局。
特 色 >> |
熱蘭遮城完工之時,城分內外兩城,內城形方,共築三層,下層位於地面下,作為倉庫,
地上有兩層,上層四角有稜堡,兩角之中間有北、東、南三門,
北門門額上刻有T “CASTEEL ZEELDIA GEBOUWED ANNO 163 4”
〔即「熱蘭遮城建於一六三四年」〕字樣。
下層四角亦有稜堡,台基各邊中央各有半圓堡,半圓形中央各有井一口。 |
鄭成功領台後,繼續使用荷據時期的兩大城堡--熱蘭遮城和普羅民遮城,
並分別改名為「安平鎮」及「承天府」;前者做為鄭氏府第,後者做為全台政治中心。
入清後,政治中心移至內地,本城改為軍裝局。
同治十年(西元1873年),英國軍艦來犯,船砲命中城內軍火庫引發爆炸,
城牆隨之而毀,之後遂成廢墟。
城壁遺跡
外城南壁在今台南市永漢民藝館旁 高三丈餘
城壁是用糯米汁、糖水、蚵灰殼和成泥,以紅磚砌成
紅磚色深者 是荷蘭時代由印尼、爪哇運來的;
色淺較紅者 是後來明鄭時代增建 自福建廈門運來的
城壁的上端仍留有剪刀形的壁鎖凹痕 是鎖樑柱用的
防地震;方形的洞口則是清軍築營房時挖的 用來放柱子
城牆殘跡 砌牆的方式(台灣最早的紅磚牆)
「安平古堡」是台灣地區歷史最悠久的城堡。數度易主,
建築外貌和用途也幾經變更。最初的「安平古堡」,
其實就是荷蘭人建造的「熱蘭遮城」,又稱「奧倫治城」,
為荷人在台灣最早建立的城堡,充做統治台灣和對外貿易的總樞紐。
熱蘭遮城博物館
生平第一次這麼悠閒地閒晃台南市區
以前也曾來過台南幾次但都是漩風式的來到台南
但也衝忙忙的又搭機回台北。
台南的天氣真的很舒服 不泠不熱都已是12 月份
我還能穿這短袖在大街上晃=超棒的天氣。((好愛)
這樣的好天氣也讓我遺忘了 我一臉麵包超人的臉
不知大家是否有沒有發現~~~我的臉超月亮臉呢?? (呼)